查看: 601|回复: 1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复习要点

[复制链接]
<
admin 发表于 2024-8-7 14: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资料


依据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


1.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提示学生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

4.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中学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1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2,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3写作具有创造性

4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往往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形成阅读理解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


1.丰富的词汇和语汇

2.丰富的知识

3.一定的阅读速度

4.一定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记忆力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里氛围

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浯文学习方法

1.识字写字的方法

2.阅读学习方法 3.写作学习方法

4.口语交际方法

5.综合性学习方法

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


1.熟读、背诵的习惯

2.精思的习惯

3.博览的习惯

4.勤自工具书的习惯

5.有思积累习惯

良好的写作习惯

1.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2.勤于练笔的习惯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树立正确的观念

2.激发积极的语文学习动力

3.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4.运用恰当的语文学习方法

20世纪中期,接收理论指出“作品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产生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体现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学习方法 4.课程资源

5.课程功能

语文课程的性质

  1. 基础性 2.交际性 3.综合性  4.实践性

语言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言语的关系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2.语言与文章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5.语言包含言语

自主学习


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


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

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思维类型.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思维的载体:直观动作、表象、语言

直观动作思维: 以直观动作为载体的思维

表象思维:以表象为载体的思维

抽象思维: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

语文学科性质的整体表述

学科性质:人文基础应用学科

本质属性:人文性、工具性其他属性: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

超层次性:社会性、实践性

当代优秀浯文教师的优良品格


1.职业理解中的浯言教育信仰

2、语文教育中的人格追求

3.师生关系中的对话态度 

4.教师成长中的自我更新

5,语言教研中的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1.教育意识 2.课程意识 3.学习意识 4.服务意识

5.发展意识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进行努力的过程。

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教师群体专业化,两者共同构成教师专业化。

新时期语文学科教育引入的重要理论和经验


1.布鲁纳 “发现法”

2.斯金纳 “程序教学法”

3.罗杰斯“不指导原则”

4.皮亚杰“活动教学法”

5.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6.赞可夫“一般发展理论”

7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8.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示法”

9.洛扎罗夫暗示教学法

10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1乔晦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

语文为中心内容的活动,需要注意


1.以学生的体验一表现为主

2.以学生的探索一研究为主

语文活动的两方面价值

1.学生的自主精神,主动实践,焕发创造力

2在协同合作中学会与人共事

人的语文活动的几方面

1.阅读 2.与作 3.听话

4.说话

建构学生的语文生活,其内涵包括


1、引导和培育学生“用语文来生活“的自觉意识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口语表达需要注意

1.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

2.快速的言浯编码能力

3.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4.提高语音的控制能力

听话理解力:听话理解力的听话能力的核心,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言语意识:对口语交际的感觉与趣味

言语修养:在囗语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对口语交际的认识、态度和囗语表达能力

听话能力:听话能力是人对有声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力

依据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


1.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与作习惯

3.提示学生考虑不同的与作目的和对象

4.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不断完善的内容 


1.拨乱反正,重视知识,加强双基

2.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提出语文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

4.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5,在素质教育中强调创新教育与个性教育

林纾《中学国文读本》

吴曾祺《中学国文教科书》

刘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

蒲江清《论中学国文》

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1.的提高

2语文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

3.语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认识语文课程中言语实践的特征对于有效教学语文课程知识的意义

1.知识的指引 2.技能的训练

3.综合的形态

4.真实的情境性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课程专业能力

1、语文教师之须具有较强的语文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2.语文教师之须具备一种旨在为提高学生语文交际水平的课文分析和鉴赏的讲解能力

3.语文教师须具备较强的写作和说话的教学能力

一个职业能否被认可为专业,主要看该职业是否具备哪些持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教师形象对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2.教师形象可以感染学生

3.教师形象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语文教育中的人格追求


1.人格关注 2.人格尊重

3.人格感染

设计教学法的优点

1、 教学贴近儿童生活,学用结合

2、 学生能在兴趣支配下充分活动

3.有利于训练知行合一的态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4.在活动中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5.活动步辍符合人们的认识历程

文化大革命对语文课程的破坏

1.否定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程

2,批判师道尊严,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

3.鼓吹请进来,走出来的开门办学,否定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


写作能力的构成


1.观察积累能力

2.思维能力

3.联想力和想像力

4.运用表达方法能力

5语言言表达能力

6.修改能力

言语成品的标准规格


1.规范,言语遵循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汇的规律,没有错误 歧又没有错别字和

2.简明,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表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讲求语义的清晰

3.连贯,句子之间的关系,语句的通畅性,句子排列组合遵循语序

4.得体,言语要适合浯境,符合语体特征

5.优美,语用主体对言语进行适当修饰,是言语呈现出审美性,达到最佳效果

程序性知识:

反映活动过程和步骤的过程,用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

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发展变化的原因,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策略性知识:

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氵去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1.以学生为主体

2.在实践中学习

3.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形成素养,发展良好个性的过程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提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展开

1、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2.听话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3.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

4.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写作教学目标

语文教育中要求学生在写作方面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对写作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

依据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哪些方面

1.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提示学生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

4.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写作的性质和地位

1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2.写作是最严格,最规范地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3.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4.与作具有创造性

5与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写作教学理念应该突出哪几点


1.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2.写作教学应发展学生的思维

3.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

4.写作教学应开阔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写作外化行为过程,写作活动可以分为


1.计划阶段 2.起草和行文阶段

3.修改阶段

写作的不同类型


1,写作目的的不同

2写作成品体裁不同 3.表达手段不同

4.学校写作训练不同

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1.认知语言策略

2还原语境策略 

3.提问释疑策略 

4.精细加工策略 

5.组织重构策略

6.复述记忆策略

7.激活原有知识策略

8.收集和处理信息策略

精读:

为了达到对读物的充分理解,认真、自信、精确地研读课文,完全理解阅读材料内容的阅读方式

简述一般来说,从大略把我一本书的要点和特点来说,略读分为几个步骤

1.泛读读物的书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日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2.略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的大小标题

3,细读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

有声读:

将书面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经过形音阅读过程的一种阅读方式

朗读:

对书面语言达到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能表达得准确而连贯

无声读

默读:阅读是不出声,只经过“形义”的阅读过程的一种方式


运用无声阅读,需要注意什么

1.学会严格控制发音,直接感受文字的意思

2.读速要快,以免分散注意力

3、坚持手眼脑并用,眼观,手录,心思


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

1.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教材要为教学服务

3.教法要为教学目的服务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1.选好教学的突破口

2.精心设计提问

3.细致考虑教学如何准进、展开

4.设计好教学收束

5.善于利用角色转换和相像

6.设计好板书


课堂提问设计的着眼点

1.从课文标题设问

2.在关键语句出设问

3.在重点难点出设问

4.在矛盾点和对比点设问

5在细节处设问

6.抓住文章的文眼设问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1.注意在课文标题上做文章

2.抓课文的关节

3.善于概括、提炼

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原则

1.从言语现象中激活言语规律

2语理静态描述与语用动态阐释相结合

3在言语实践中综合应用和体验

4.分散积累与集中整合相结合

语文课程知识的分类教学方法

1.人文性知识教学 2.陈述性知识教学 3.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教学

命题:

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位,是知识的最小单元

概念:

表示事物和基本属性和特征

体验:

对某种人生意义获得过程的体验,是对与之相关的自身生活的回忆和感受,体验是人文教学的起点

移情:

体验基础上消除人文作品和自己在时间、空间、社会、文化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认同感

理解:

在体验和移情的基础上,对人文作品及其自身关联的进一步确认和把握

学习策略两种本质属性

1,学习策略的方法论基础

2.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控

人文知识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1.体验 2.移青 3.理解 4.对话

5.反思

写作的不同类型有哪些方面

1、写作目的不同 2.写作成品体裁不同

3、 表达手段不同

4、 学校写作讠川练方式不同

广义知识观念定义强调

1,知识是后天经验的产物,不包括遗传而来的适应机制

2.强调知识获得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3.强调知识的范围广泛

元认知知识主要内容

1,学习者对自我的了解

2.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

3.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了解和运用程度

4.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

元认知,学习者对于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即学习者对于自己的学习认知活动的自我觉醒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言语规律,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在一定的i吾境中使用语言的规律

语境,语用主体使用语言工思行交际活动的环境

语体,依据语言交际功能而形成的言语风格的类型

语言,人们用以所说(写)和存在于所说(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浯法系统服务于不同阅读目的的策略类型

1.积累性阅读 2.理解性阅读 3.鉴赏性阅读 4.研究性阅读 5.创意性阅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打印

使用道具 举报

<
admin楼主 发表于 2024-8-7 14: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 复习要点

#### 教学目标和方法
1. **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 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 规范书写,勤于练笔。
3. **提示学生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
   - 根据不同的受众调整写作方式。
4.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 鼓励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

#### 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1. **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2.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3. **写作具有创造性**
4.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 阅读理解能力的要素
1. **丰富的词汇和语汇**
2. **丰富的知识**
3. **一定的阅读速度**
4. **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 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职责
1.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2. 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 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 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 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 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文学习方法
1. **识字写字的方法**
2. **阅读学习方法**
3. **写作学习方法**
4. **口语交际方法**
5. **综合性学习方法**

#### 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1. **熟读、背诵的习惯**
2. **精思的习惯**
3. **博览的习惯**
4. **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5. **有思积累的习惯**

####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落实
1. 树立正确的观念
2. 激发积极的语文学习动力
3.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4. 运用恰当的语文学习方法

####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1. **课程目标**
2. **课程内容**
3. **学习方法**
4. **课程资源**
5. **课程功能**

#### 语言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言语的关系
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2. 语言与文章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5. 语言包含言语

####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1. 教育意识
2. 课程意识
3. 学习意识
4. 服务意识
5. 发展意识

#### 教师专业化
1. **教师个体专业化**:提高个人专业水平
2. **教师群体专业化**: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 新时期语文学科教育引入的重要理论和经验
1. **布鲁纳:“发现法”**
2. **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3. **罗杰斯:“不指导原则”**
4. **皮亚杰:“活动教学法”**
5. **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6. **赞可夫:“一般发展理论”**
7.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8. **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示法”**
9. **洛扎罗夫:“暗示教学法”**
10.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1. **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

#### 语文课程知识的分类和教学原则
1. **人文性知识教学**
2. **陈述性知识教学**
3. **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教学**

####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1. 以学生为主体
2. 在实践中学习
3. 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形成素养,发展良好个性

#### 阅读策略和方法
1. **认知语言策略**
2. **还原语境策略**
3. **提问释疑策略**
4. **精细加工策略**
5. **组织重构策略**
6. **复述记忆策略**
7. **激活原有知识策略**
8. **收集和处理信息策略**

#### 阅读和写作的多种方式和类型
1. **精读、泛读、声读、无声读**
2. **写作目的、体裁、表达手段的不同**

这些复习要点涵盖了《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考试中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实践进行应用与分析。
回复 打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答疑
温馨提示

      由于近期经常有同学反馈添加我们客服QQ没有反应,如果您在添加我们QQ客服一直没有通过,或者发送的信息一直没有回复,有可能是QQ消息通知吞吐或延迟,建议添加我们的客服微信进行联系。

1. 已购买2025年4月备考资料包(含押题)的同学,注册账号后可联系我们开通作文批改、在线练习和有问必答系统免费使用权限。

2. 网站内含有其他科目学习资料,是需要另付购买的哈!

3、资料是一次购买,永久免费更新的(考前冲刺资料除外)。

4、如何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唯一联系方式如下,建议添加我们客服微信,QQ经常有收不到消息与通知的情况。

微信号:13515663803 QQ号:257723398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