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是人类古老的审美愿望与科学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晶,它们共同开辟了迥异传统艺术的现代艺术的新天地。
1910 年,最早的电影理论家、意大利电影导演卡努杜就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之后人类的“第七艺术”。基于这一概念,电视被称为“第八艺术”。电影与电视并称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以现代的媒介形式和艺术精神突破了传统艺术的美学原则,实现了多样融合,是现代艺术百花园中绽放的鲜艳夺目的花朵。
知识点一 科技与艺术的结晶、
1、影视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突出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是以科技为前提的艺术,它们都诞生于科学家的实验室,它们的诞生是科学发明的成果。 2、奠定电影发明原理的是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他确立了“视像暂留”理论,证实了人眼离开物体后,该物体的视像会在人的视网膜上继续滞留 0.1 至 0.4 秒。1832 年,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诡盘”的器械,正式拉开了电影发明的序幕。 3、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到站》等十二部片长约 1 分钟的短片,这一天被认为电影诞生的日子。
4、电视发明的过程,从电子传播媒介开始,经历了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技术。电声广播、静止图像传真等不同阶段,最后才有了电视的出现。
5、1936 年 8 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电视台,并于同年 11 月 2 日正式开播电视节目,从而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6、1927 年美国华纳电影公司拍出了第一步带有部分歌声和对白的影片——《爵士歌王》,从此,电影逐步从无声跨入有声时代。是电影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7、1935 年的《浮世年华》,标志着彩色电影的诞生,是电影史上第二次革命。 8、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电影创作的逐步渗透,电影的制作方式再次发生了变革。被称为电影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例如:1977 年,科幻片《星球大战》借助计算机程序在银幕上设制了外星人形象,并编制了大量外星人格斗的特技镜头。1988 年,《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运用电子合成技术创造了动画与真人联手表演的影片。1992 年,《侏罗纪公园》借助高科技让灭绝多年的远古动物恐龙在银幕上复活。
9、电视是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高度发展的产物。电视的诞生和电视艺术的繁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知识点二 活动影像构成的综合性艺术
1、影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是以直观地画面影像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它们借助科技的手段,采用动态的画面和声音的组合使物质现实复原来反映生活,其艺术语言符号可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
2、苏联电影理论家 B.日丹在他的《影片的美学》一书中指出: (1)一方面,影视艺术的现代特质在于它们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它们以技术性的影像为媒介,实现的是与现实世界的审美联系; (2)另一方面,影视艺术的现代性特质还在于,它们运用技术性的媒介实现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综合。3、影像语言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 (1)其一,影视艺术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从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来看,艺术可以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两大类。 (2)其二,影视艺术是视听综合的艺术。从艺术感知的方式看,艺术可以分作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两大类。 (3)其三,影视艺术是动静结合的艺术。从艺术的存在形态来看,艺术又可以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两大类。 4、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并不是各门艺术的简单想加,而是有机地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各门艺术因镜头的组合而发生了变化,它们既保持和发挥了原有的功能,又突破了某些原有的规律,受到影像语言特殊的要求的限制,从而成为“影像的”——即影像艺术综合体的共同创造者。 5、影视艺术的诞生可以视为人类艺术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契科夫曾说:科学和艺术的认识可能性的综合,将是巨大得惊人的力量。影视艺术正是科学和艺术认知可能性综合作用的产物,电影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的镜头组合不仅将影视的技术性能转化为艺术性能,而且在其艺术组合中,各种艺术又以其各自前所未有的互补合一的新职能,使影视艺术拥有了巨大的审美感染力。
知识点三 产业化和大众化的当代艺术
1、影视艺术之不同于以往艺术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影视创作是一项企业化和商品化生产运作的文化产业,是拥有极大经济效益的艺术商品。 2、摄制组一般分为七个部门:导演部门、摄影部门、录音部门、美工部门、演员部门、剪辑部门、制片部门。 3、艺术性与商业性统一于影视艺术,但影视首先作为一门艺术,其次才是商品。 4、影视艺术作为新型的大众化传播媒介,是当代最广泛、最具群众性的艺术: (1)一方面,影视借助于现代大众传媒手段,有能力突破时空、地域的局限,深入到最基层的社会,面向最广泛的受众。 (2)另一方面,从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影视剧也需要争取最大数额的受众,需要充分地调动民众参与审美交流的积极性,所以,影视作品往往以最广泛的受众为对象来定位制作。 5、作为现代大工业时代的新兴产业,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求,而且,它还相当大的程度上发展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以说,20 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正是以影视为主体的影视文化的发展,影像的视听语言已经逐步取代了文字语言的主体地位,影像文化已经上升为现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之一。影视已不仅是可以与文学、戏剧、绘画和音乐相并列的艺术样式,它还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和美学的领域而渗透于整体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之中,构成了对人类生活无所不及的影响和控制。影视艺术不仅是一门艺术,它还是一种“总体的文化现实”,影视艺术从一开始就与纷繁复杂的人文——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影视的生产传播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风俗、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电影和电视剧 艺术已经产生了为数众多的艺术精品,这些经典之作无疑是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的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影视艺术也无疑是这个时代得到最长足发展的最伟大和最重要的艺术。
第二部分 语法与修辞
任何一门成熟的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独特的语言既是特定艺术形式认识世界、表现世界、创造特定的艺术世界的独有方式,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
影视艺术的语言体系应该由词法、句法和修辞所构成,其词法包括镜头和声音,句法包括蒙太奇和长镜头,修辞则包括光、色彩和构图。
◆ 模块一 词法:镜头和声音作为视听复合艺术,影视艺术的视觉性从其影像系统中获得,听觉性则源于其声音系统,而影像和声音又是其叙事的最后体现者,即影视艺术的叙事是通过影像和声音完成的。影像由镜头产生和构成,声音则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
知识点一 镜头
1、镜头的概念: (1)一是指摄影/摄像器械,即摄影成像的透镜组,在几何光学上称为摄影/摄像物镜,可使被摄对象在胶片上或磁带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2)二是指摄影/摄像的过程及其形成的影像单位。 2、镜头既是最小的叙事单位,也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3、其他相关概念: 所谓运用镜头,实际上就是对镜头景别、焦距、运动、角度、视角的选择和处理。 所谓分析镜头,即从创作者对镜头景别、焦距、运动、角度、视点的选择和处理中探究其风格、特点及其通过镜头表达的深层含义。
(一)镜头的景别
1、景别的概念 所谓景别,是指处理镜头中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而引导观众注意力的镜头运用方式。
2、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1)远景。 从远距离拍摄、表现广阔场景的影视镜头或画面。这一景别的镜头视野开阔。深广,以展示环境或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为主,人物极小,观众可以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
远景的适应情况: ①远景常用来表现规模浩大的人或动物的群体活动,渲染宏伟场面的磅礴气势。 ②远景常被用来抒发情感、创造意境,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或突出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③远景被用来表现居于远景中的人物的壮阔胸怀和高远志向。 ④远景镜头常被用在影视作品的开头或剧情发展中某些需要停顿的地方。 (2)全景。 能够摄入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影视镜头或画面。
全景的适应情况:
①全景镜头被用来描写人物的整体动作、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②全景镜头一般用于一个新的场面的开始,或用于突出某个特定的画面。 ③也用于与特写视剧差距悬殊而被直接组接以造成视觉和情绪上的大幅度跳跃,从而产生特有的艺术效果。
(3)中景。 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影视镜头或画面。在作品镜头中所占的比例大,所起的作用大,所以中景处理的好坏,往往是决定一部影视作品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因素。
中景的适用情况: ①中景视距比全景近而比近景稍远,取景范围较宽,既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又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并且还可以在同一个画面中展示几个人物的活动,因而也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②中景的运用不仅可以使画面具有纵深感,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人物的活动和相关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事件的经过有条不紊地描述清楚,因此中景镜头常被用来讲述剧情。
(4)近景。 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影视镜头或画面。 近景的适用情况: 近景镜头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并在表现人物的情感交流、揭示特定的人物关系方面具有独到的艺术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