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1|回复: 1

00815《西方文论选读》新版自考资料

[复制链接]
<
admin 发表于 2024-8-5 11: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815西方文论选读新版自考资料

第一部分:客观题第一部分:客观题


孔子孔子 提出学诗可以“事父”“事君”。


老庄提出了虚静说虚静说 。


中国文论的特点是:稳固封闭稳固封闭 ,少见颠覆性的观念变革,多见以“复古”为旗号的理论注张的循环。


西方文论的特点:更为多元的理论视点与价值取向多元的理论视点与价值取向 ,深层观念的变革剧烈,时段性的变化亦较明显。


中国文论贯穿着两种价值取向:一是社会功利价值一是社会功利价值 。 二是自我调适价值二是自我调适价值 。


东西方文论的共通性有:第一,均注重文学艺术的政治功能。第二,均注重文学艺术与人的生命存在之间的关联。第三,均注重关于文学特性的探讨。第四,均注重对文本形式的探讨。


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 最早提出“美是和谐统一”的见解,并具体指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至统一,把不协调导至协调。”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 最早提出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见解。德谟克利特进一步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摹仿”说。


柏拉图的文艺论著主要有《大希庇阿斯》《伊安篇》《高吉阿斯》《会饮篇》《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等。


《理想国》是柏拉图柏拉图 的代表作。


柏拉图认为,诗人凭借某种神力,在“迷狂”状态中创作,以“理式”为本源。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曾以床为例:即神制造的、木匠制造的与画家制造的。其中,神制造的是真实的,本然的床,唯一的床,“理式”的床。


柏拉图认为“摹仿性”作品是“摹本的幕本”“影子的影子”,是“和真理隔着三层”的均象”。


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靠神力凭附,得到灵感。“神力”实际上是人的灵魂的回忆能力:


只有那些羽翼丰满,能够高飞远举,能够更多看见“永恒真实界”的灵魂,才有此回忆能力。

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的有三个等级的公民组成:治国者、保卫者、劳动者。


柏拉图注意文艺作品的美育作用。认为音乐美能浸润和美化心灵。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


在西方历史上,早就存在专事注疏文献,诠释经典的“赫尔墨斯之学”。


有关阐释学的系统理论,是由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提出来的。

现代哲学阐释学集大成者是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是阐释学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堪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相媲美的一部重要著作。

“期待视野”是姚斯接受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姚斯认为在读者与作品主人公的五种交流模式:净化式认同,联想式认同,钦慕式认同,同情式认同,反讽式认同。其中净化式认同最为典型,最值得推崇


姚斯分析了愉悦性审美经验的三个基本范畴:审美创造、审美感受和审美净化

伊瑟尔提出了文本“隐含的读者”概念。


伊瑟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与姚斯的《挑战》,共同成为接受美学的奠基性著作。


伊瑟尔和姚斯一起创立康斯坦茨学派,与姚斯并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


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学者姚斯、伊瑟尔等人创立了以文学接受史、读者阅读反应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美学学派。


在美国本土文论界,读者反应批评的研究者中,斯坦利·费什以其观点鲜明、理论系统而最有代表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学的“首要原理”是墓仿。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通常被视为西方现实主义文论的源头。


在古希腊时代,最为兴盛的文学艺术门类是史诗与悲剧。


亚里士多德更为看重的是悲剧,认为“悲剧比史诗优越”。


认为悲剧是因“过失”说而构成的是亚里土多德。


在悲剧的情节设计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关键环节是突转与发现。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悲剧中,导致突转的发现方式常见五种:一是标记。二是拼凑。三是回忆。四是推断。五是合乎可然律的事件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悲剧中,导致突转的发现方式最可取的是合乎可然律的事件。

最早高度肯定了悲剧的独特价值的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最早从语言角度深入论证了文学艺术的特征。


古罗马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诗艺》,朗吉弩斯《论崇高》,普罗提诺提出“流溢说”。

普罗提诺被视为新柏拉图主义的创立者,提出“流溢”说,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太二”。他所谓的“太一”.也就是“神”。普罗提诺认为神乃美与艺术的源泉。


认为文艺应该寓教于乐的学者是贺拉斯。


贺拉斯阐释文艺应该寓教于乐的著作是《诗艺》。


文学创作应妥帖得体,是贺拉斯最为基本的文艺主张。


贺拉斯文艺观:诗的创作要妥帖得体;诗人要给人益处与乐趣;诗人的平庸不能容忍。

罗马时期重要文论著作《论崇高》的作者是朗吉弩斯。


朗吉弩斯的思想开启了西方浪漫主义的先声。


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中认为,崇高有五个来源:一是庄严伟大的思想;二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三是运用藻饰的技术;四是高雅的措辞;五是堂皇卓越的结构。


朗吉弩斯认为庄严伟大的思想是文艺创作达致崇高的首要条件。


朗吉弩斯所说的“伟大心灵”的主要特点是胸襟旷达、志向远大,具有不断探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无限热情。


朗吉弩斯主张“诗的意象以使人惊心动魄为目的”。


朗吉弩斯说:“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


中世纪神学家阿伯拉尔主张文艺不应做神学的奴婢。


奥古斯丁被后世视为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奠基人,作品有《仟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


奥古斯丁认为好艺术和坏艺术的标准是:劝人敬神的便是好艺术,使人读神的则是坏艺术。

奥古斯丁肯定艺术创作中“虚构”的重要性,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点就是有意作假。

奥古斯丁认为“语象”能带给读者更大“乐趣”,

托马斯·阿奎那被认为是基督教史上影响最大的神学家,他的学说被称为托马斯主义。

阿奎那则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是对上帝的基仿。

“诗用隐喻生产一种再现”是阿奎那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第二部分:主观题第二部分:主观题


启蒙运动【名】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第二次全欧性的反封建反宗教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目的是启迪被教会和封建愚民政策蒙蔽的人民,用理性和知识照亮人民的思想。


妥帖得体【名】

贺拉斯所强调的文学创作的总原则。具体所指是:从形象塑造到词语安排,从结构设置到人物语言设计,从诗格的运用到材料的选择等,都要合适得当。


审美观念【名】

康德所说的审美观念既非一般的感性形象,亦非抽象的思想观念,而是在审美活动中所见到的具体意象。是感性形象与思想观念凝为一体的中介物。


理念【名】

在黑格尔哲学中,理念就是绝对精神,是最高真实。黑格尔曾反复申明:理念绝不等于概念,是与实体统一为一体的。故而他新说的构成艺术美的理念,类乎康德所说的“审美观念”。


柏拉图是怎样论述文艺功能的?【简论】

①重视文艺作品的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功能。

②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助于培养国民理性、勇敢、忠诚、节制、守法等人格素质。

③强调文艺作品的美育作用,认为音乐美能浸润和美化心灵。


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论述“摹仿说”的?【简论】

①“幕仿”乃诗学的“首要原理”。由朴素的唯物立场出发,文艺作品的本源是现实存在。

②摹仿本身即具有创造性和虚构性。

③“摹仿性”艺术中存在着更具普遍意义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简论】

①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幕仿。

②悲剧的媒介是语言,有音乐感,墓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③悲剧的功能是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


如何认识贺拉斯所提出的诗的创作应“妥帖得体”的思想?【简论】

①形象塑造的妥帖性。艺术的创造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不但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更要追求整体效果的妥帖。

②人物塑造的妥帖性。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身份,人物描写要符合性格特征,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应符合人们的惯常认识。

③贺拉斯对“妥帖得体”的强调是贯穿始终的:除形象塑造、语言设计、性格刻画之外,还有词语安排、结构设置以及诗格的运用与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④贺拉斯强调尊崇传统,恪守规范,有其保守性,但也有助于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如何评价奥古斯丁“艺术是有意作假”的观点?【简论】

①肯定艺术创作中“虚构”的重要性,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点就是有意作假。

②虚假与真实并非自相矛盾,而是处于一个两相依赖的辩证关系之中。

③奥古斯丁的见解触及到了艺术真实问题。



什么是“三一律”?应如何评价它?【简。论】

①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卡斯特尔维特罗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布瓦洛确定和推行。

②即“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③强调了艺术形式要符合理性原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艺术的规范化建设。



如何评价别林斯基提出的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简论】

①别林斯基最早提出了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相统一的主张。

②批评的第一要务是首先确立一部作品的美学优点。如果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学的评论,就不值得对其进行历史的批评了。

③别林斯基倡导的批评原则,建立在对艺术和真理的热爱、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批判基础上。


如何评价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观点?【简论】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明确提出了现实美高于艺术美的观点。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肯定现实美,旨在强调相比于艺术而言,生活永远都是第一性的。

③朱光潜认为,“过分地强调它们的对立而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它们的辩证的统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打印

使用道具 举报

<
admin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资料非常丰富,涵盖了大量关于西方文论的知识点和简要概述。以下是几条关键问题的快速回顾和简述:

### 柏拉图是怎样论述文艺功能的?
1.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功能**:柏拉图非常重视文艺作品在提高道德和政治意识方面的作用。
2. **人格素质培养**:他强调文艺作品应有助于培养国民理性、勇敢、忠诚、节制、守法等美德。
3. **美育作用**:认为音乐的美能够浸润和美化人们的心灵。

### 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论述“摹仿说”的?
1. **摹仿作为首要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是诗学的核心,文艺作品的本源是现实存在。
2. **创造性和虚构性**:摹仿本身即包含了创造和虚构的成分。
3. **普遍意义的真实性**:在摹仿性艺术中存在着更深层次、更具普遍意义的真理。

###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1. **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2. **媒介和方式**:通过有音乐感的语言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非采用叙述法。
3. **功能**:引起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陶冶。

### 如何认识贺拉斯所提出的诗的创作应“妥帖得体”的思想?
1. **形象塑造的妥帖性**:艺术创造必须符合生活真实。
2. **人物塑造的妥帖性**:人物语言和描写应符合其性格和社会身份。
3. **全面妥帖**:从形象、语言到结构、诗格运用等各方面都要合适得当。
4. **传统与规范**:虽有保守性,但有助于真实反映现实生活。

### 如何评价奥古斯丁“艺术是有意作假”的观点?
1. **虚构的重要性**:肯定了文学艺术中的虚构元素。
2. **虚假与真实的关系**:虚假与真实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
3. **触及艺术真实问题**:奥古斯丁的观点深入探讨了艺术的真实问题。

### 什么是“三一律”?应如何评价它?
1. **定义**: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卡斯特尔维特罗提出,后由布瓦洛推行,指的是故事应在一天内、一地发生,整个剧情需连贯。
2. **原则性**:强调艺术形式需符合理性,利于艺术规范化。
3. **评价**:虽然有助于规范艺术创作,但也可能限制了艺术家的自由表现。

### 如何评价别林斯基提出的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
1. **美学与历史批评统一**:这是别林斯基的创新主张。
2. **双重标准**:首先确认作品的美学价值,再进行历史批评。
3. **批评基础**:基于对艺术、真理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批判。

### 如何评价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观点?
1. **现实美高于艺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提出这一观点。
2. **现实优先性**:强调生活的第一性地位。
3. **辩证统一**:朱光潜认为需要看到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辩证统一。

希望这些总结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中的内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回复 打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答疑
温馨提示

      由于近期经常有同学反馈添加我们客服QQ没有反应,如果您在添加我们QQ客服一直没有通过,或者发送的信息一直没有回复,有可能是QQ消息通知吞吐或延迟,建议添加我们的客服微信进行联系。

1. 已购买2025年4月备考资料包(含押题)的同学,注册账号后可联系我们开通作文批改、在线练习和有问必答系统免费使用权限。

2. 网站内含有其他科目学习资料,是需要另付购买的哈!

3、资料是一次购买,永久免费更新的(考前冲刺资料除外)。

4、如何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唯一联系方式如下,建议添加我们客服微信,QQ经常有收不到消息与通知的情况。

微信号:13515663803 QQ号:257723398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